超声与人工反射体的相互作用
1. 可检测区范围
无论用单晶探头或线阵列探头检测,用直接接触法或水浸法或楔块法耦合,超声波束与试件的相互作用,均取决于可检测区范围。
可检测区是指能以足够灵敏度(增益)且信噪比高于6dB的声脉冲检测出一定缺陷和测定缺陷尺寸的区域,包括表面阻尼振荡和底面反射信号。可检测区由下列曲线或界线确定(如下图所示)
(1)底面反射曲线(BW):该曲线界定了探头通过镜面反射可接收到的最大能量。
(2)近表面分辨力(NSR)或死区:该参数界定了将缺陷与始脉冲信号或界面信号(水浸法)可分开、可识别的最小距离。接收器增益越大,则死区越大。
(3)衰减曲线(ATTN):电子仪器可提供的最大增益称为储备增益(G,)。以此为起始点,该储备增益值会因声波在试件中的衰减而减小。衰减损失ΔG由下式给出:
ΔG=2αS
式中 α-衰减系数;
S-声程。
(4)噪声水平和有效增益:与试件耦合的探头一接到超声仪器上,电子噪声水平就会升高。该噪声来自探头、楔块、电缆、耦合剂和试件材料晶粒结构,有随机分布特征。其幅度的表示与底面回波方法一致,但其始点由确定。
在可检测区以外,任何缺陷均不可检测,原因是:死区影响,或噪声水平升高,或声衰减引起波幅电子增益余量不够,或缺陷离试件底面太近等。